緣起與演變.jpg)
圖一:據說百年前有一位大陸福州雕刻師傅,從唐山帶來了八顆神將頭(韋馱、伽藍、善財、龍女、二對七爺與八爺),途中經過了黑水溝(所謂的台灣海峽)到台灣,原來是想循著淡水河路到新莊老街販賣,途中有路過蘆洲的湧蓮寺,老師傅看見湧蓮寺是主祀神觀音佛祖,因此,便將攜帶的善財童子與龍女仙女神偶賣給蘆洲,這段長途的路真是一趟艱辛的旅途!
.jpg)
圖二:是介紹民國10年,「樂樂樂軒社」也願意組裝神將,但因為他們所祭祀的主神是延平郡王而非一般民間信仰的神明,所以一般販賣神偶的商人並不會攜帶這樣的神將頭到臺灣販賣,於是在較勁之下,「樂樂樂軒社」就專程搭船前往福州訂製「甘輝」、「萬禮」兩位將軍之神將偶頭回臺灣組裝,因此,就湊成了「蘆洲八大名將」。
.jpg)
圖三:在臺灣光復節,有神將團展示了神將韋馱和伽藍,當時的總統也很喜歡,想要用重金把祂們買下來,可是神將團不願意賣,但是蔣中正總統還是頒發了身分證,於是祂們就成為全台灣唯一擁有身分證的神將!
.jpg)
圖四:神將的數量仍然持續增加中...但大家對神將的瞭解還是不夠,希望可以透過我們的介紹再讓蘆洲神將光華再現。
神將歷史文字解說:
黃順威:早期的神將是不被受到尊重,直到蔣中正總統那時候才開始被受到尊敬。神將在日治時,跟神將一起出巡,配合南管北管的音樂,直到現在神將已經被受到高上的尊敬,但是現實生活上,只有老人家知道什麼是神將,現代年輕人只知道神將是個「大型玩偶」,所以這次的網界博覽會,主要就是要引起眾人的注意,讓神將的歷史一代一代的相傳下去。
何冠霆:蘆洲神將歷史眾多紛紜,真正的起源為何大多已不可考。不過經過我們這次實地的去訪查與閱讀書籍之後,我們大概可以知道神將頭是在清朝那時候由福州的一個商人跨海傳到蘆洲的。而現在南部地區有電音三太子,這個就跟我們蘆洲的神將有點不太一樣,但導致年輕人以為神將就是電音三太子,所以希望透過這次的活動讓年輕人知道神將並不是電音三太子。
王柏鴻:蘆洲的神將是從清朝時代開始出現的,那時是由一位唐山師傅帶來的,蘆洲神將的演變在日治時期,日本舉辦萬國博覽會,臺灣順便在臺北舉辦神將博覽會,大受好評!光復節蔣中正看到韋馱、伽藍威風的走路,想用重金購買,但伽藍和韋馱的管理者並不願意,而大力反對而作罷,蔣中正還是頒發身分證,蘆洲神將才因此崛起,現在想想,如果沒有發生這些事,蘆洲會成為全台神將最多的地方嗎?答案是不會,蘆洲也可能會變成默默無名的一個小城鎮吧!
曾元廷:我們蘆洲的神將是飄洋過海歷經千辛萬苦才到達蘆洲的,而且一開始還不被社會大眾接受,直到後來才逐漸在遶境中出現。現在,蘆洲的神將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才成為遶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傳承祂。
許銘顯:沒想到蘆洲的神將一開始是從唐山(以前的大陸名稱)渡過氣候多變的台灣海峽,才來到蘆洲地區,讓這個重要的蘆洲特色和文化開始在蘆洲地區撒下發展的種子。又經過了許多的大事情後,像日本統治台灣時的萬國博覽會讓神將出來遶境,還大受大眾的好評。接著蔣中正總統看到神將時,他覺得神將有在守護他,因此就頒發給神將身分證等事情,終於讓神將在蘆洲地區變成重要的特色和文化!
吳品諭:今天,我們之所以可以在遶境時看到許多威風的神將,都要非常感謝早期先民的努力。但是,在現代小朋友的觀念裡,許多人覺得「神將」帶給他們是一種:可怕、恐怖甚至邪惡,這些都是負面的刻板印象。希望,可以在我們的大力宣傳之下,消滅大家對「神將」的刻板印象,重新了解「神將文化」!以前的人對神將是崇拜的,因為他們覺得遇到「神」是應該尊重;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對神將有崇拜、尊重,因為他們已經誤導了「神將文化」的意義了,許多人認為這是種「信仰」,所以覺得不應該去接受它。但「神將文化」是一種傳統的文化,我們應該試著去接受了解它,你會發現這是得我們去細細研討的無形寶物!